第389章(1 / 2)
&esp;&esp;“不用了,就在府城里,不是特别远,而且你等会还要出门买菜开门做生意呢。”
&esp;&esp;陆清指了指招牌,说道:“我已经挂了今天歇业的牌子,做生意哪有送相公考试重要!”
&esp;&esp;宋声其实知道清清还是放心不下他,怕他紧张,特地送他过去考试的。
&esp;&esp;“好吧,那咱们一起过去。”
&esp;&esp;考场在城南,距离他们住的乔家巷的确不算很远,但也不是很近就是了。
&esp;&esp;从他们家走过去大概需要一个时辰,也就是两个小时。
&esp;&esp;所以他们今天起了个大早,这会儿出门的时候天才蒙蒙亮。
&esp;&esp;乔家巷这块住着很多学子,他们出门的时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背着箱笼去赶考的学子。
&esp;&esp;天气炎热,一路走过去宋声和陆清两个人身上出了不少汗。
&esp;&esp;路上还遇见了盛博文跟南哥儿,南哥儿也是放心不下,特地送他过去考试的。
&esp;&esp;四个人结伴,一路上说说笑笑的过得也快。
&esp;&esp;不过说说想要的也是陆清和南哥儿两个人,而宋声和盛博文在讨论的都是关于考试方面的知识。
&esp;&esp;“宋兄,你说今年的策论会倾向于哪方面出题啊?”
&esp;&esp;宋声想了想,说道:“去年开始边关就开始动荡,这一年来打了不少仗,可能会靠关于军队的内容。”
&esp;&esp;盛博文听完点了点头,然后说道:“你说的有道理,不过我觉得也有可能会出一些关于民生方面的,毕竟打仗的时候边关的百姓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而且周围的盐价米价飞涨,也可能会从这方面出题。”
&esp;&esp;说到这个,宋声想起了前段时间看邸报的时候上面所说的南方发生的水灾,后来虽然朝廷派钦差大臣去赈灾了,但听说还是伤亡无数,光被大水冲走的就有不少人。
&esp;&esp;所以今年的策论出题应该会有很多可能,这次的水灾可能也在范围之内。
&esp;&esp;宋声特地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多复习了一下,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他多压一些重点,胜算就会大一些。
&esp;&esp;到了考场之后,陆清他们就不能再往前了。
&esp;&esp;宋声和盛博文挎着个小篮子开始进行检查,有考官过来对他们搜身,看看他们是否有夹带等等。
&esp;&esp;这时候的检查还是颇为严格的,毕竟是夏天,穿的衣裳很薄,想要藏什么东西,那是藏不住的。
&esp;&esp;陆清在外面看着宋声他们进去,还看到了有人把小抄写在了身上的。
&esp;&esp;第126章 第 126 章
&esp;&esp;这次秋闱是由当今的陛下钦命的主考官掌管的, 而且还是朝廷从翰林院中选派出翰林学士,以及内阁学士,让他们下到各州道府城中担任主副考官。
&esp;&esp;不过应试的学子必须都是出自书院, 所以今年宛平府城这个考场里除了宛平书院的学子外,还有很多来自别的府城书院里的学子。
&esp;&esp;尤其是那些离得远的各地学子, 基本上都在半个月之前就到宛平府城了。
&esp;&esp;一旦到的晚了, 很可能连客栈这种住的地方都被抢占完了。
&esp;&esp;今年宛平书院里基本上很多学子都来下场了,不过这些人中大多都是应试过一次的,像宋声这种在书院里只学了两三年就下场考试的很少,他们一个班上大概只有十个人报名参加了。
&esp;&esp;盛博文本来还想再等等, 想着再学个两三年, 知识更扎实些, 再下场的。但看宋声,李元, 还有楚越他们都报名了, 干脆也报名试一试。
&esp;&esp;若是这次不成, 权当是积攒一个考试经验,下次再接着考。
&esp;&esp;不仅是他们,就连整天迟到的陶丰原来参加考试了。
&esp;&esp;说是他们都去了,他不去不太合适。索性陪他们一块来体验一下秋闱的感觉,大不了下次再考一次就是了。
&esp;&esp;除此之外,书院里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暂时没法报名考试的。比如家里有丧事, 未满三年的, 就不准报考, 只能等服丧的期限过了, 才能考试。
&esp;&esp;宋声没有这些烦恼,他家世清白且简单, 在进考场的时候查验了一下身份证明,又搜身看看有无带小抄,就顺利的进去了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