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(1 / 2)

“你是说,凶手有意要伪装现场,但伪装得又很低级?”顾红星理解了冯凯的意思。凶手的这个动作,不仅没有能够伪装现场,还在现场留下了指纹。看来书本上说的真对,凶手的动作越多,给警方破案的机会就越多。

“是啊,他们觉得杀人现场是沙发,所以要对沙发进行伪装,但实际上伪装得很不高明。”冯凯说,“给人感觉就是有人要求他们伪装现场,但他们实际上并不会伪装现场。”

“但是我们有指纹了啊!”卢俊亮还是很兴奋。

“有指纹?有锹柄的时候,就有指纹了,这都多久了,找到嫌疑人了吗?”冯凯反问道。

这句话就像是一桶凉水浇在了卢俊亮的头上,他立即冷静了下来,但嘴里还是不服软:“上次就2枚,这次20枚,能找到的概率变大了。”

“概率还是一样的。”冯凯说,“你们划定的范围里好几万人呢,你打算怎么找?”

“确实,我们虽然发现了指纹,但对案件侦破来说,并没有往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。”顾红星也冷静了下来,说,“老凯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“暂时没有什么。”冯凯重新走回到尸体旁边,蹲了下来,说,“我就是疑惑,尸体颈部侧面的这个绳子增粗,是什么情况?”

顾红星惊讶道:“绳子增粗?”

几个人围着尸体,仔细观察着尸体颈部的索沟。

卢俊亮说:“这就是一个绳结嘛。”

“绳结在颈部形成印痕,一般都是没有什么规律的。”冯凯说,“这个绳结就像是四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,感觉很规律。而且,既然是用‘套白狼’的办法勒死人,为什么还要打结?只要拽住绳子两端就行了啊,不用那么麻烦。”

“不,这还真是绳结。”顾红星说。

说完,顾红星左看看、右看看,在院子里的空地上,找出两根麻绳,然后把绳子交叉在一起,打出了一个绳结。因为有了这个绳结,两根麻绳相互固定在了一起,顾红星用力抻了抻绳子两端,两根绳子并没有散开。然后顾红星又把绳子的绳结部分放在土地上,用力往下一摁,就在土地上拓印出了绳结的形状,居然和死者占龙颈部的绳索印痕几乎一模一样。

冯凯觉得很是神奇,感叹道:“这还真是神了啊,你居然能从印痕判断绳结?”

“恰好是我见过的。”顾红星摊了摊手,说道,“算凶手的运气差。”

“可是,和指纹一样,几乎没什么用。”冯凯说,“你总不能指望好运气一直笼罩着我们,和你找那个‘宝盖头’一样,恰好能从‘收废品’几个字里找出端倪?”

“但是,这个绳结很少见。”顾红星说。

“那也不可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去找绳结啊。”冯凯说,“那和找指纹一样,不都是大海捞针吗?”

“这个绳结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?”

冯凯摇了摇头。

顾红星说:“这叫作渔夫结,是渔民经常使用的打结方式,可以把绳子相互固定在一起,不会滑脱,最后达到想要的长度。”

“咱们龙番有渔民吗?”冯凯笑了起来。

“别笑,真有。”卢俊亮说,“龙番湖旁边的桃村,里面的农民有的时候也捕鱼,因为龙番湖里的水产也是资源。”

“是吗?”冯凯严肃了起来。

“是啊,我以前听说过龙番湖上有‘幽灵鬼船’的传说,就是从这个桃村传出来的。”卢俊亮神秘兮兮地说道。

本来一说到封建迷信,冯凯总是嗤之以鼻的,但他印象中,陶亮还在刑警队的时候,好像的确听说龙番湖发生过“幽灵鬼船”的故事。

冯凯说:“那车匪路霸会不会就是这个桃村的?桃村在你们划定的范围之内吗?”

“在。”顾红星和卢俊亮异口同声地说道。

“没想到一个绳结,就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希望啊。”冯凯说,“要不,我们去侦查一下?”

一个小时后,冯凯和顾红星打扮成农民的样子,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桃村的地界。

这是一个背靠龙番湖的小村庄,人口并不多,家家户户都有木质的小船,方便在湖上航行、捕鱼。本来,大家的潜意识中,起初在煤车上偷煤,总觉得应该是在煤矿附近的村民作案的可能性大,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在划定的侦查范围边缘的不起眼的小村落。大家总觉得,捕鱼和偷煤,这两件事实在是搭不上一点关系。郊区刑警队和各个派出所在这几个月的秘密摸排工作,实际上也是围绕煤矿附近的村落进行的,这个小村落根本就没有被纳入视野,所以才会毫无收获。

因为桃村不在公路旁,所以当顾红星和冯凯这两个生人骑着自行车进入村庄的时候,周围的村民都投来了警惕的目光。

“我们这样贸然进来,会不会打草惊蛇啊?”顾红星不无担忧地说道。

“不会吧?”冯凯说,“我们俩现在的模样,实在是平常得很,怎么看都不像警察。而且,就算蛇惊了,又能怎么样?举村搬迁?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