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(1 / 2)
纪舒愿觉着自个儿像是媒人,他站定在周敬面前,向他转述着项巧儿的意思:“即便你学有所成,她也可能不会与你结亲,不过到时我们不会管束她,你们二人便能每日见面。若是到时她对你有了情感,我自会替你俩跟娘去说。”
周敬听完他的话,抬头望去,恰好与项巧儿对视,她瞧他一眼,又匆匆垂下头,声若细蚊:“你若是中举归来,我们便多见见面,结亲之事倒不急。”
“我知晓了。”周敬喜出望外,朝着两人深深鞠一躬,抬眸望着项巧儿的眼睛,许久后才转身离去。
半晌后,纪舒愿转过头来,项巧儿还在瞧着他离去的那条巷子。
他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:“回神了,再看下去你都要成望夫石了。”
项巧儿别开脸,低声说着:“哪有。”
或是想起纪舒愿方才的话,项巧儿对此很是疑惑:“大嫂方才为何那样与他说?我还不想结亲。”
方才项巧儿的模样便能说明她对周敬属实有些情意,不过自个儿不想承认罢了,纪舒愿轻笑一声,将方才想的话告知于她前率先问一句:“你提前告知我别询问他家中的事,莫不是他家中只有他一人,或者他是哪家流落在外的公子?”
“他那日告诉我,家中只有他一人,爹娘都在多年前的战乱中死去,唯一望着他的祖母也在前不久逝去,所以他才只能去考取功名,他给我写过诗的,很有文赋。”
纪舒愿可不想听两人的情诗,他摆摆手示意项巧儿停下话,向她说出自个儿的意思:“他家中只有一人,且银两都供他读书了,家中肯定贫穷的很,我也不是看不起他,可若是你与他结亲,难不成还想让你大哥来掏银子给他使吗?我们家也是要吃饭的。”
“而且他这会儿正是关键时辰,春试不过两月便开始,他此时还是回屋读书更为重要,若是他真中举,得了一官二职,我们才好放心让你嫁过去。”
听到他的解释,项巧儿顿时觉出纪舒愿对他的好来,门当户对还是有些重要的,不然她说不定会变成大姐的模样,前阵子才跟纪舒愿说过她不想如此,这会儿却被用在自个儿身上了。
“谢谢大嫂。”项巧儿松开他的手,甩甩手掌把紧张而出的汗甩掉,又搂住纪舒愿的胳膊。
项祝拎着东西站在医馆前,瞧着两人亲昵的模样,觉得他们的关系似乎更好了些:“买来的糖呢?”
幸亏回来时纪舒愿记着,买了几块糖,他抬手,让项祝瞧了瞧梅子糖的模样,随后又收回:“这可比往常的味道好太多。”
项祝伸出竹筐,让两人把东西放进去。
纪舒愿边放梅子糖边说着:“许是要过年了,这梅子糖莫非是新制的,味道才会更好些?”
石缸
“我觉着也是。”项巧儿附和着纪舒愿的话, 与他对视一眼又匆匆收回。
瞧着两人的模样,项祝总觉着他俩有事瞒着自己,他把手中买的年货递给项巧儿, 让她松开纪舒愿的手。
这会儿街上人已经少很多,即便不去牵着项巧儿的手也无妨。
纪舒愿也朝他伸手, 想着去拿些东西,项祝察觉到他的意思,将手中刚宰杀过的鸡递给他, 随后凑到他身侧询问着:“方才跟巧儿去哪儿了?”
纪舒愿闻言瞧他一眼,伸手捂住嘴, 向他摇摇头:“我答应过巧儿, 不告诉你的。”
一听不告诉他这句话,项祝便知晓,大概跟男子有关:“难不成是那日的男子?她竟还跟她联系着?”
他往常未见过男子来石头村,也不知晓两人在哪儿见着的。
“方才去哪儿与那男子相见的?”项祝直接询问, 纪舒愿听到后瞪大眼睛,继续摇头。
“你若是不说的话,我可就去问巧儿了,我得告诉她, 是你告知于我的,瞧她往后还会不会信你。”这回真是他俩一块儿合起伙来瞒着他, 项祝可被气坏了。
眼瞧他还真打算去叫巧儿, 这下纪舒愿不再逗他,他放下手,将方才发生的事儿告知项祝。
“我已经同两人说过了,待他中举后再见面,这阵子定是见不着了, 周敬瞧着也不是如此不守信之人。”
听到纪舒愿的话,项祝稍稍放心些,可还是觉着有些不靠谱:“若是他并未中举呢?”
“文人自是有骨气的,若是他并未中举,恐怕就不会来了,到时候就得瞧巧儿如何想了,若是她对此人真的在意,好好劝说一番就是。”
纪舒愿摇摇头,即便难受一会儿,也总好过难过一辈子,到时候他就只能多费些口舌了。
项祝听闻也叹出一口气:“若是这样最好,那便等他几月就是,巧儿年纪还小,倘若有人求亲的话,我便让爹娘给她否了。”
有项祝帮忙,纪舒愿也放心些,他凑项祝更近了点,向他说道:“夫君可别告知巧儿我同你说了,不她往后可就真不跟我说体己话,我还怎么告知你呢。”
项祝自是知晓的:“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